教程辅助“熊大熊二棋牌有没有挂,推荐1个购买渠道
熟悉规则:首先,你需要熟悉微乐麻将的游戏规则 ,
包括如何和牌、胡牌 、、碰、等 。只有了解了规则,才能更好地制定策略。 克制下家:在麻将桌上,克制下家是一个重要的策略。作为上家 ,你可以通过控制打出的牌来影响下家的牌局,从而增加自己赢牌的机会 。 灵活应变:在麻将比赛中,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你需要根据手中的牌和牌桌上的情况来灵活调整策略。比如 ,当手中的牌型不好时,可以考虑改变打法,选择更容易和牌的方式 。 记牌和算牌:记牌和算牌是麻将高手的必备技能。通过记住已经打出的牌和剩余的牌 ,你可以更好地接下来的牌局走向,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保持冷静:在麻将比赛中,保持冷静和理智非常重要 。不要因为一时的胜负而影响情绪,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分析牌局,做出佳的选择。
通过添加客服微信
请注意,虽然微乐麻将自建房胜负规律策略可以提高你的赢牌机会 ,但麻将仍然是一种博弈游戏,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因此,即使你采用了这些策略 ,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胜牌 。重要的是享受游戏过程,保持积极的心态。
1.99%防封号效果,但本店保证不被封号2.此款软件使用过程中,放在后台,既有效果3.软件使用中,软件岀现退岀后台,重新点击启动运行4.遇到以下情况:游/戏漏闹洞修补 、服务器维护故障、等原因,导致后期软件无法使用的,请立即联系客服修复5.本店软件售出前,已全部检测能正常安装和使用.
1.糖尿病打胰岛素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必须要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而言,在使用糖尿病胰岛素上坚持不能含糊。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 ,必须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另外,2型糖尿病患者中,也有几类人必须要用胰岛素:@出现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好 ,不能服用降糖药的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植物神经紊乱引起胃肠功能失调,严重腹泻导致营养不良的患者;@消瘦的病人;@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会升高血糖的药物时;@妊娠糖尿病患者;处于应激状态的病人,如发生严重感染、创伤及围手术期的患者;口服药治疗效果不好的人。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注射部位红肿、瘙痒、寻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1. 低血糖反应,出汗 、心悸、乏力 ,重者出现意识障碍、共济失调 、心动过速甚至昏迷 。 2. 胰岛素抵抗,日剂量需超过200单位以上。 3. 注射部位脂肪萎缩、脂肪增生。 4. 眼屈光失调 。
注意事项:1. 低血糖反应,严重者低血糖昏迷 ,在有严重肝、肾病变等患者应密切观察血糖。 2. 病人伴有下列情况,胰岛素需要量减少:肝功能不正常,甲状腺功能减退 ,恶心呕吐,肾功能不正常,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10-50ml ,胰岛素的剂量减少到95-75%;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到每分钟10ml以下,胰岛素剂量减少到 50%。 3. 病人伴有下列情况,胰岛素需要量增加:高热 、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严重感染或外伤、重大手术等 。 4.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尿常规 、肝肾功能、视力、眼底视网膜血管、血压及心电图等 ,以了解病情及糖尿病并发症情况。
2.求助:糖尿病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笔、注射量和所有相关注意事项的知
由于病情的需要,一些糖尿病患者要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目前,
临床用的胰岛素治疗方式有:胰岛素皮下注射、胰岛素肌肉注射 、胰
岛素静脉注射、胰岛素泵治疗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胰岛素皮下注射 。
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的病人,一般不需要住院 ,病人或病人家属
在家即可进行。所以糖尿病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非
常重要。
注射前先要弄清胰岛素的含量
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时,首先要了解应该注射多少胰岛素 。
一般每瓶10毫升的胰岛素注射液含胰岛素400单位,即每1毫升注射液
中含有40单位胰岛素。但也有每瓶3毫升含300单位胰岛素的。因此 ,
注射前一定要弄清楚您所用的注射液每毫升中含多少胰岛素,以免因
为抽吸剂量错误导致误打,造成患者低血糖或高血糖 。
要学会使用不同种类的注射器
一般注射胰岛素用的注射器有两种 ,一种为1毫升容量的普通注
射器,也就是国产注射器。这种注射器上标注的刻度标识为“ml ”(
毫升),病人要根据所用的胰岛素注射液含量进行单位换算。另一种
注射器是注射胰岛素专用的 ,也就是美国生产的“BD”针 。这种注射
器是按每毫升注射液含40单位胰岛素制作的,病人如果使用的是这种
注射器,则不用再进行胰岛素单位换算。
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很重要
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很多 ,通常有腹壁、双上臂外侧 、臀部及
大腿外侧等。在不同部位注射胰岛素人体的吸收是不同的 。在腹壁注
射吸收最快,双上臂外侧次之,臀部及大腿外侧吸收慢些。所以,长
期在大腿外侧注射胰岛素的病人 ,偶尔改在腹壁注射,就有可能发生
低血糖。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还会使局部皮肤吸收胰岛素的
能力下降。一旦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 ,更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如
果病人的双上臂及腹壁两侧都出现了皮下脂肪营养不良现象,病人的
血糖控制就会不理想。所以,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皮肤健康 ,按正确
的方法注射胰岛素是非常重要的。
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注射前半小时应将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待药液温度接近室温
时再注射 。
●注射前操作者一定要洗手,并准备好胰岛素药瓶、注射器和酒
精棉球等注射所需要的用品。
●注射短效胰岛素时 ,应先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液瓶盖,然后用
注射器吸取与所需胰岛素注射液等量的空气注入胰岛素瓶内,左手再
将胰岛素药瓶倒转 ,右手持注射器抽吸胰岛素。
●如果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应将胰岛素注射液瓶平放在手心
中,用双手夹住药瓶,来回滚动十下左右 ,使瓶内药液充分混匀,再
按上述方法进行 。
●自行混合两种剂型胰岛素时,必须按上面的步骤先抽短效胰岛
素 ,再抽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如果把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胰岛
素瓶内,这瓶胰岛素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了。
●选好注射部位后,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 ,待酒精干后,用一只
手将注射部位的皮肤捏起约1寸左右,另一只手将针头的一半以45度
角刺入注射部位 ,推注药液,然后放松提起的皮肤 。针头要在皮下停
留10秒钟左右拔出,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虽然腹壁(肚脐周围10厘米内不能注射)、双上臂外侧 、臀部
及大腿外侧都是胰岛素注射的适合部位 ,但最好的部位是腹壁。即使
这样,也不要在同一部位同一点上注射次数过多,各部位要交替使用,
以避免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现象 。
如还有疑问请打电话到:028-86119860(住院部)咨询
四川省糖尿病防治中心
李医生或其他医生
3.糖尿病人到什么情况下才适合注射胰岛素
Ηōney快跑 的回答让我感到为中国的护士汗颜。!!!
胰岛素治疗越早越好。正如“马桶的家”所说 ,胰岛素的副作用最小。
有种说法,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普及率是代表一个国家治疗糖尿病的水平 。
当然,话又说回来 ,单纯靠胰岛素治疗也是不科学的。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五架马车综合治疗,五架马车即:教育与心理、饮食、运动 、药物(包括胰岛素)、监测。
治疗糖尿病,学习糖尿病知识是基础 。我建议你买本糖尿病书籍看看。不要胡乱轻信他人 ,道听途说。
4.糖尿病病人怎么打胰岛素
1、胰岛素注射需要医生前期给你调整胰岛素剂量:你可以买台血糖仪回家自己监测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然后拿个小本子记录下来,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拿给医生参考 ,这样方便医生给你调整胰岛素用量 。找到适合你打的剂量后,就可以固定1个月去医院随访一次了。很多的糖尿病病人久病成良医,最后都可以自己调整治疗方案;
2、糖尿病总的分1型和2型两种。1型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 ,因为自身胰岛素细胞已经完全丧失,需要外源性补充 。2型糖尿病也需要终身治疗,但可以视自身情况选择口服药或者胰岛素。至于怎么区分,回到第1个问题 ,你记下来的那些数据就可以做为治疗参考了。餐前高说明空腹血糖控制不佳,餐后高说明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3 、诺和笔是一种胰岛素注射工具 ,一次购买终身维修和包换,可以配套诺和公司生产的全部胰岛素剂型,如果你是选择长期胰岛素治疗的话 ,可以考虑诺和笔+胰岛素笔芯治疗 。因为长期使用的话,笔芯便宜。如果你是短期强化治疗的话,可以选择诺和公司出产的特充系列 ,它是装有笔芯的一次性注射装置,方便。
4、如果是重视自己病情的话,建议你购买血糖仪监测 ,因为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所以,控制好血糖至关重要!
以上回答供你参考!
5.糖尿病人打胰岛素打多少好
胰岛素按药效长短分类:
1、超短效:注射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 。
2 、短效(速效):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 ,高峰浓度2~4小时,持续5~8小时。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 ,持续24~36小时。
5、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30分钟) ,持续时间长达16~20小时 。
市场常见的有30%短效和70%中效预混,和短 、中效各占50%的预混两种。
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应继续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并加强对患者的宣教 ,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便于胰岛素剂量调整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所有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都应该接受低血糖危险因素、症状和自救措施的教育 。
胰岛素的治疗方案应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两部分的补充。方案的选择应高度个体化 ,按照血糖达标为驱动的阶梯治疗方案,尽早控制血糖平稳达标。
学会自我观察经常用手指按压注射部位有无硬结、疼痛感,严重时应请教专业医护人员,打针时要避开这些部位 。注射胰岛素的人 ,应自备血糖仪,保证每天自测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 ,每次将结果记录下来,以便复查时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
关于糖尿病和运动的小知识有什么?
1.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是什么内容
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应及早注意日常足部护理,保护好自己的双脚 ,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下列措施可以有效地进行足病预防 。 每天检查脚,重点检查足底 、趾间及足部变型部位。
每日检查双脚,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有良好的光线;如果视力不好 ,戴上眼镜;看不清楚的地方使用镜子或请人帮忙。
(1)养成每天洗脚的良好习惯,晚上睡前用温水洗脚,注意清洗足趾间皮肤 ,洗前用手或温度计测试水温,水温不超过40℃,已有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的患者需请家人协助 。 (2)不要长时间浸泡足部,每次泡脚时间不超过20min ,洗脚时避免用力揉搓,不要使用毛刷,以免损伤皮肤。
(3)洗净后用柔软的干毛巾擦干 ,尤其趾间。检查双足有无畸形、足癣,有无皮肤皲裂、水泡 、外伤、红肿、变色、鸡眼等,足背动脉搏动 、皮肤温度、皮肤感觉是否正常 。
(4)皮肤干燥者可以在清洗后使用护肤油(如婴幼儿护肤油) ,但不要涂在趾间;足部多汗者不要用爽身粉或其他化学制剂,以免堵塞毛孔或损伤皮肤,可以用棉棒沾乙醇涂于趾间 ,再用纱布隔开足趾,加速水分挥发,保持皮肤千燥。 (5)定期剪指甲 ,修剪指甲、程度轻的厚茧和鸡眼时,不要剪切太深,以免伤及皮肤,剪平后将指甲磨圆。
视力不好的患者应请家人代剪 。 (6)穿合适的软底鞋 ,鞋子要宽松,最好在下午或黄昏时分买鞋,一般布鞋优于皮鞋 ,皮鞋优于塑料鞋,避免穿高跟鞋 、尖头鞋,不要赤足穿鞋 ,不要穿夹趾凉鞋,长时间运动或行走时不要穿新鞋,每次穿鞋前要检查有无鞋内异物。
新鞋第一次穿着时间不宜超过2h ,穿后要仔细检查双脚有无红肿、水疱、破溃,如发现鞋子不合适,不宜再穿。 (7)每天更换袜子 ,袜子应保暖透气,不要穿紧口的弹力袜和有破洞的袜子,防止破口套住脚趾,影响血液循环 。
冬天最好穿棉毛袜。 (8)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时 ,要用毛巾包裹热水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发生烫伤。
夜间不要用热水袋或电热毯加热足部 ,可以穿厚的毛巾袜或护脚套取暖 。 (9)避免用脚操作劳动工具,即使在家中也不要赤足行走。
(10)戒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等。 (11)所有的足部损伤,包括皮肤大疱 、血疱、鸡眼、胼胝等均应由医师或足病诊疗师在无菌条件下处理 ,以免发生感染,延误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2.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足部护理
(1) 保持足部卫生:洗脚同洗脸一样重要 ,每晚用温水(不超过 40 °C)及软皂洗脚,用柔软吸水力强的毛巾擦干脚趾缝间,涂上羊毛 脂或植物油 。
(2) 鞋子应宽大 、舒适、合脚 ,使足趾在鞋内完全伸直,并稍可 活动,鞋的透气性要好,以皮鞋、布鞋为好;提倡穿棉线袜子 ,袜子要 软 、合脚,袜子尖部不要过紧, *** 松紧口袜子 , *** 有洞或修补不平 的袜子。汗多者应在鞋里及袜中放少许滑石粉,袜子要勤换洗。
(3) 避免肢端皮肤受损:即使轻微损伤也可导致严重坏疽 。鞋袜 不要过小过紧,洗脚水不要过烫 ,不要赤脚行走,不要光脚穿鞋,不贴 有损皮肤的胶布 ,严禁使用强烈的消毒药如碘酒、苯酚等,剪脚趾甲 不宜剪得太短,应与脚趾相齐。
(4) 轻轻 *** 足部及小腿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足部护理
养成每天洗脚的良好习惯 。
洗净后 ,用干毛巾轻轻擦干, 尤其是脚趾间,切莫用力,以免擦破皮肤。仔细检查双脚 ,比如: 水泡、鸡眼、脚趾间有无破损 、足部动脉搏动等。
若双脚过于干 燥,可适量在双脚涂抹润肤膏,但不要涂在脚趾间 。 选择合适的鞋袜。
最好选择下午或晚上去购买鞋子 ,若双 脚大小有别,则按稍大的脚为准购鞋。新鞋开始不宜久穿,每天 穿1~2小时即换下 ,反复一周后再像通常一样穿着 。
应选择鞋 底较厚软的鞋子,切忌穿硬底、尖头或高跟鞋。夏天不宜穿凉 鞋和拖鞋等足趾外露的鞋。
每次穿鞋前仔细检查鞋内有无# 物,如硬币、石子等。选择柔软的白色棉袜或毛线袜 ,忌赤脚穿 鞋 。
不宜穿弹性过强的紧身袜和破损的袜子,即便修补后也不 宜穿。忌赤脚行走,即便在房间内也不行。
关于糖尿病 ,有哪些需要我们了解的知识?
1 、运动之前做全身健康状况评估
并不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运动,有些健康状况不好的人强行进行运动反而会使身体受到伤害 。所以在选择运动之前,一定要去医院那里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让医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全面的评估 ,看是否适合体育锻炼。如果医生说没问题,再着手进行运动之前的准备工作。
2、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运动方式有太多了,运动的种类也很多 ,这就造成了糖尿病人无法下定决心选择运动的情况 。糖尿病人选择运动方式主要有二个方面,第一看身体状况,有的人身体素质较低 ,如果再强行选那些需要激烈对抗的运动方式,就是强人所难了。第二看兴趣所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选择运动方式一定要选择自己喜爱的,如果选择讨厌的运动,自己也很难坚持下去。
3、运动装备尽量齐全
虽然随时随地就可以开展运动 ,但是运动装备还是尽量买齐全一些,能够对身体做到最大的保护 。首先一双舒适的运动鞋是必不可少的,鞋不舒服先不说运动能不能顺利进行,把脚磨伤使脚出现伤口 ,就是一件很大的事,得了糖尿病足真是悔之晚矣。其次,轻薄透气的运动服也是必备的 ,穿不合适的衣服进行运动,运动的效果也很难达到。
4 、开始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
在进行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可以做一些关节和肌肉的拉伸 ,使身体在运动之前做好充分的预热,这样才会避免在运动中出现意外的伤害 。
5、注意不要受伤
因为糖尿病患者如果身上出现了伤口,是很难恢复的 ,并且容易溃烂和感染。尤其是对于脚部一定要保护好,因为糖尿病足是非常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得了糖尿病足 ,严重的甚至可能会截肢。
妊娠期糖尿病科普小知识
据统计,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20-79岁的人群里,已从2000年的1.51亿,到2017年已达到4.25亿 ,增加近2倍。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29亿 。其中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群是占比最多的,原来糖尿病还分好几个类型?看来必须要好好了解一下了。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不足 ,或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利用能力降低所引起的病症。胰岛素是胰脏中胰岛腺的β细胞所分泌出来的一种蛋白质,它可以将葡萄糖合成肝醣储存或促使血中的葡萄糖进入各组织细胞中,用以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使血液中的血糖降低 。
一般人的身体借由胰岛素来调控血糖,但胰岛素的量不够时或是身体对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反应不佳时,葡萄糖就无法被利用 ,进而发生血糖过高的问题。血糖过高后,糖分经过肾脏时无法全部回收,而从尿液中排出 ,因此会出现“糖尿 ”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糖尿病了。
糖尿病有哪四种类型?
1、第1型糖尿病,又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几乎占患有糖尿病总人数的5%,这种是属于自体免疫疾病的一种 ,患者体内无法自行制造胰岛素,必须倚靠体外注射胰岛素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一般表现为口渴 、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 、体重急剧下降等。
2、第2型糖尿病 ,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据所有糖尿病九成以上,这个时候身体虽然能够制造胰岛素,但其量却不足以降低血糖 ,一般具有轻度乏力和口渴的现象,是与1型谈糖尿病一样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另外遗传因素也是2型糖尿病的潜藏病因 。
3、妊娠期的糖尿病 ,一种发生在怀孕期间的糖尿病,通常也会在婴儿出生后消失,主要表现多饮、多食 、多尿等
4、其他类型糖尿病:主要因其他体内疾病而引发的糖尿病 ,例如胰腺炎等,使得胰岛的β细胞受到伤害,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而导致。另外药物或化学物品也可能引起糖尿病,除了多饮多食之类的症状 ,还有伴随着原发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如肿瘤、感染等症状。
该如何进行预防?
1 、定期做健康检查,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早期察觉,提早治疗 。
2、保持适度运动的习惯、维持理想的体重,中度及有氧运动可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 ,建议每星期运动150分钟以上,降低血糖及血脂数值。
3 、营养均衡不偏食。
4、多摄取含纤维的食物,减缓糖类吸收。
5、少吃高热量食物 ,避免累积体内脂肪 。
6 、减少甜品的摄取。
7、保持愉快的心情及良好的生活作息。
小护在这里提醒您,糖尿病虽不是什么严重危害我们生命的疾病,但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预防糖尿病要从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开始 。
妊娠期糖尿病是由于妊娠后母体糖代谢异常而首次发生的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不少糖妈妈认为生完孩子后就万事大吉,血糖可以置之不理了。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尤其对于有二胎打算的糖妈妈,特别不能掉以轻心 。下面我们针对临床工作中很多糖妈妈提出的问题一一为大家解答。
糖妈妈1:怀第一个宝宝时患了妊娠期糖尿病,下次怀孕还会再次患病吗?
答:不一定 ,但再次妊娠时复发率高达33%-69%,并且远期患糖尿病几率增加。
糖妈妈2:糖妈妈生完宝宝以后,自己也会患糖尿病吗?
答:不一定 ,但发生率会高达60% 。诊断了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的患病孕周早、空腹血糖高 、需要胰岛素治疗是产后发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研究显示,有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高、高脂血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及巨大儿等合并症可增加产后得糖尿病的几率 ,所以,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早 、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体重指数高 、高脂血症均为产后糖代谢恢复的影响因素,这一部分人群应特别注意。
糖妈妈3:如果糖妈妈产后血糖监测正常 ,就可以不用再管了吗?
答:不行,对于产后血糖正常者,如果6-8周血糖监测正常,作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仍不可高枕无忧 。按照指南的要求,需要3年后再进行一次血糖检测,来检测血糖是否异常。但是为了能够尽早发现糖尿病 ,建议产妇最好加强血糖检测频率,如一年进行一次血糖检测。
糖妈妈4:糖妈妈产后如何规范复查?
答:建议产后6-12周行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正常者:有高危因素的糖妈妈1次OGTT/1年,两次OGTT筛查之间可检测空腹血糖 ,无高危因素的糖妈妈1次OGTT/3年 。若空腹血糖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则每3个月到内分泌科随访1次。若空腹血糖 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则到内分泌科就诊。检查胆固醇及脂蛋白、血压、体重指数,每次随访时行饮食 、运动指导等 健康 宣教 。
随着二孩的开放 ,不少糖妈妈有生二宝的打算。因此,糖妈妈们,产后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哦。(华波波)
关于“糖尿病打胰岛素小常识问答”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